产品导航

中国线缆行业发展的难题

时间:2014-02-14 10:48:54 作者:升龙电缆

1.难题之一:中国线缆制造商行业集中度偏低,竞争力不强
  据英国英特杰公司统计,中国线缆制造商已近万家,而其配套行业如设备、原材料、半成品等也有数千家。虽然我国现在已是世界线缆第一制造大国,但集中度极低,中国排名前十名的线缆企业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10%。而反观发达国家的线缆市场格局,美国前10名线缆制造商(如通用、百通、康宁、南线等)占据了市场份额的70%左右;日本7大线缆企业(如古河、住友、滕仓、日立、昭和等)占市场份额的66%以上;法国五大线缆企业(耐克森、新特等)更是占据了法国市场份额90%以上。中国线缆企业集中度偏低,与我国世界第一线缆制造大国的地位不符,同时也增加了我国线缆行业的不稳定性,即大部分中小企业竞争力差并易倒闭。如何整合行业资源,扩大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加线缆行业的稳定性,是业内及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2.难题之二:跟风现象严重,缺乏统一规划,产能严重过剩

  2010年CCTV2做了《62座立塔的背后》的报道。截至到2012年12月份,中国已建或在建的立塔总数已超过了70座,保守估计已达到或超出了除中国外的所有国家电缆企业的立塔总数量。而且越建越高,现在最高已达到180米。不禁要问,为什么众多电缆企业争先恐后上立塔项目呢?因为中国最大的电缆采购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曾要求超高压电缆入网优先选用立塔,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超高压悬链交联生产线也可以满足电缆偏心度的要求,国网和南网也逐渐放开了对悬链的市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独树一帜不跟风建立塔,用投资少的悬链生产线也能做出达到或超出立塔生产电缆的质量水平。这给了行业内重要启示:不盲目跟风,用合适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3.难题之三:业内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研发能力总体落后于国外线缆巨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线缆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欧元,其中亚洲市场约占36%,欧洲市场约占31%,美洲市场约占23%,其他市场约占10%。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份额平均利润率却很低,徘徊在3%--4%左右(超高压电缆、海底电特种、新能源特种电缆等利润率较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线缆业内产品以中低端为主,无法达到普瑞斯曼、耐克森、古河等国外线缆巨头的线缆研发及过程控制水平。我国线缆行业主流是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多中小企业关注短期经济效益,舍不得对高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进行巨额投资。不少基础性研究工作都没有开展,与国外百年研究成果中积累的知识、学术、人才、经验等的距离着实不小,国内仅有的几家龙头企业如远东电缆等,对研发投入在逐年加大。

  4.难题之四:受铜等原材料价格影响很大,三角债日趋严重

  电缆行业是一个重料轻工的行业,成品电缆中铜材等原辅材料占了总造价的90%左右。而近年来,受铜价波动影响,电缆的价格也是逐年上升。据笔者多位从事线缆销售的朋友介绍,稍微大一点的单子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人一次付清全款了,大多是采用“2-5-2-1”模式。因为电缆企业拿不到电缆买方企业的钱,所以就拖欠铜等原辅材料厂家的钱,这就构成了线缆行业内的三角债,也构成了信用危机。由此可见,只有减少原材料成品电缆波动的影响,才能更好的稳定生产,稳定逾期应收账款问题。远东电缆作为中国最大的电缆企业,肩负起了一个龙头企业应有的责任,于2011年成立了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意在稳定行业材料价格,降低采购成本,维持行业秩序。

  5.难题之五:标准混乱,低价中标阻碍线缆行业健康发展

  一个项目工程所需的线缆应由有关设计院设计,而后进行采购,有一部分电缆企业与有关设计学院串通一气,肆意修订有关标准,普通电缆产品经其修改变得神秘,扰乱了行业秩序。国内部分项目工程在招标时,仍沿用低价中标的模式,这就给了一些小电缆企业钻空子的机会。部分电缆厂使用已氧化或经过处理的铜杆(好铜包坏铜等),他们便凭借极低的报价从而中标,这样的电缆不少在起初使用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如果以电缆质量、技术服务、综合性价比为招标的主要参考指标,那么混乱的低价中标市场可能会逐渐得到解决。

  6.难题之六:同行是冤家,线缆企业之间基本是竞争,无合作

  同行是冤家,但又有冤家宜解不宜结的说法。中国有线缆企业近万家,几乎涵盖了所有线缆种类,但尚无一家电缆企业可以在所有的线缆种类中做到中国第一。日本有7大电缆公司,他们之间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伙伴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12年10月30日,日本住友金属矿业有限公司与日本日立电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开发导线架与铜材,可是这在中国几乎是看不到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中国买卖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成立,其主营业务是整合行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使其公司下辖的会员单位充分

产品展示